1.日本地震 全球最大核電廠勒令停止運轉
2.南亞地震引發大海嘯
3.2005回顧:巴基斯坦史上最強地震 數萬人罹難
4.東海將設地震觀測站預報海嘯
5.研究顯示 南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南段可能發生超大地震
地震 一直被人類視為是難以防範的天災
而地震也確實的帶給人類許多巨大的災難
房屋倒塌 海嘯 等等都伴隨著地震而來
而之前的南亞地震的海嘯甚至波及至海岸線內3公里處
許多人都因為這事前毫無預警的海嘯喪命
有鑑於此 現在許多國家都設置了地震觀測站還有預報海嘯的系統
可以在30分鐘到2小時以內預知海嘯的到來並撤離民眾
藉以減少傷亡
關於地震的預測 也能藉由觀察斷層壓力來做推測
以先做好準備減少財物損失及人員傷亡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澳洲-墨爾本
檢視較大的地圖墨爾本(Melbourne)是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亦是世界上最知名和最大的城市之一。墨爾本市(中央商業區)人口5萬2千117人,都市居民大多數居住在郊外,墨爾本大都會共363萬4200人(2006年8月7日資料)。墨爾本市曾連續被聯合國評選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十大城市之一,在2005年更是被評選為全世界最佳居住城市首位。本城的座右銘是「Vires acquirit eundo」,意思是「隨行聚力」。澳大利亞聯邦初立的1901年至1927年,墨城是澳大利亞的首都。1927年,聯邦首都才遷往坎培拉。墨爾本曾經成功的舉辦過1956年夏季奧運會和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
墨爾本最早於1835年被發現,並在十七世紀五十年代在淘金熱中快速發展,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但是這一地位在二十世紀初被雪梨取代。
氣候
墨爾本市屬於亞熱帶及溫帶交叉型氣候,冬季氣溫一般維持在零上3度-15度左右,夏季氣溫多處於20-35度之間.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觀光客笑稱墨爾本一日有四季。2006年的耶誕節當日,墨爾本地區最著名的滑雪勝地布勒山突然下起雪來,而不到一星期前,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墨爾本剛度過墨城史上最炎熱的12月,攝氏溫度達45度。
歷史
墨爾本於1835年建城。1851年,英國設立維多利亞殖民區時,定墨爾本為殖民區的府城。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墨爾本已是全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殖民區議會的議場亦設在墨爾本,然而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雪梨人口已超越墨爾本,工商業的發展亦高於墨爾本,雙城皆力爭聯邦首都的地位,所以使定都的問題陷入僵局。為了平衡雙城之爭,最後澳洲人在1908年決議將首都設在相當於雙城之間的坎培拉,但是遲至1927年,澳大利亞的國會才真正從墨爾本遷往坎培拉,結束了澳大利亞這起長達25年的首都爭議。
墨城現任市長是華裔澳大利亞人蘇震西,祖籍中國廣東順德。2001年7月,蘇震西當選了府城墨爾本市首任民選市長,在此以前墨城的市長是由城市委員會所任命。2004年蘇震西成功連任墨爾本市市長,2006年12月獲選為全球最佳市長(World Mayor 2006)。
建築風格
墨爾本市擁有眾多的維多利亞 (Victoria) 式建築,數目僅次於英國倫敦。新舊大廈在市內交相輝映,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此外,來貢街(Lygon Street)附近的義大利式小樓,墨爾本大學的鐘樓、方場 (Quadrangle),維多利亞藝術中心(The Arts Centre) 的芭蕾舞裙式尖頂,墨爾本觀景台(Rialto Towers) 碧藍的塔身,世界最高住宅樓--尤里卡大廈(Eureka Tower)閃耀金色的房頂,維多利亞州立美術館(NGV)寬闊的水幕牆,無不給每一位市民和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體育
墨爾本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體育城市之一,在墨爾本市成功的舉辦了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包括ATP四大滿貫之一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和國際汽車聯合會的F1(一級方程式)比賽第一站每年都在墨爾本市舉行。墨爾本市也是澳式橄欖球的發源地,每年澳式橄欖球決賽在9月中旬在墨爾本板球場舉行。每年11月有春季賽馬節,墨爾本杯是全球四大賽馬賽事之一,被稱為可以停止澳大利亞整個國家運轉的一項賽事。墨爾本市還有許多職業的橄欖球俱樂部,板球俱樂部以及足球俱樂部。主要的足球俱樂部以澳大利亞足球甲級聯賽的墨爾本勝仗隊為名。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約旦
歷史
在今天約旦的國土上,人類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古老的文明。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和馬其頓統治。7世紀屬阿拉伯帝國版圖。16世紀歸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約旦由英國代國際聯盟管理。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邊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英國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半自主的蘇旦國,立漢志國王海珊次子阿卜杜拉一世為外約旦酋長國酋長。1946年5月25日約旦獲得獨立,阿卜杜拉登基為王(埃米爾),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50年4月,約旦河西岸和東岸合併稱為約旦哈希姆王國。
約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建立以色列。它參加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以色列的戰爭,在阿拉伯國家戰敗後,約旦獲得了對西岸的控制。1967年約旦又與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一起對以作戰。以色列佔領了西岸以及整個耶路撒冷。在兩次戰爭後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逃到約旦。這使巴勒斯坦人在約旦的勢力大為增加。這個勢力的增加使約旦的王室非常不安。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多次劫機後,約旦開始對他們開火。這場戰鬥影響到整個阿拉伯社會。敘利亞在約旦的北部邊境上集中坦克部隊以對約旦施加壓力。1970年9月22日在在開羅的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會議的調停下雙方熄火。但此後還一直有小的戰鬥發生。一直到1971年7月約旦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其國境。
在1973年的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中約以邊境上沒有戰火。但約旦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入敘利亞抵抗那裡的以色列軍隊。約旦沒有參加1991年的海灣戰爭。
政治
約旦獨立後的大多數時間里其首領是海珊國王。約旦地處一個政治上非常不穩定的地方,許多政治力量在這裡逐鹿:美國、蘇聯、英國、以色列、各個阿拉伯國家以及約旦本國內的一個數量非常巨大的巴勒斯坦移民。在這些政治力量和興趣中胡珊試圖尋找一條可行的路,他的政策保障了約旦的主權和統一。雖然中東在這些時間里經歷了多次戰爭和動蕩,約旦基本上能夠保持社會穩定。海珊本人是多次刺殺的對象。1989年他恢復了約旦的國會選舉,1994年他簽署了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
地理
經濟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秘魯-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奇楚亞語:Machu Piqchu ,「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是保存完好至今的前哥倫布時期的印加遺跡。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130公里,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址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1911年),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但與此同時,馬丘比丘也面臨著遭旅遊業破壞的擔憂。
由於獨特的位置、地址特點和發現時間較晚(1911年),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國最為人所熟悉的標誌。在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之一。但與此同時,馬丘比丘也面臨著遭旅遊業破壞的擔憂。
歷史
Intihuatana(拴日石)據信是印加人設計的天文學時鐘
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學的發現(加上最近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類似羅馬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個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祗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時就更少了。
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說馬丘比丘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牆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19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用了整個4月刊來介紹馬丘比丘,這處遺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2003年有大約400,000人參觀馬丘比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大規模旅遊對遺址帶來的損害表示關注。秘魯當局堅稱這不是問題,遺址的偏僻會給旅遊業形成天然的限制[1]。不斷有建議要在遺址修建纜車,但至今一直未獲批准[2]。
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在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訪問馬丘比丘後寫下的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贊道:
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
Intihuatana(拴日石)據信是印加人設計的天文學時鐘
人們認為馬丘比丘是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Pachacuti)於1440年左右建立的,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考古學的發現(加上最近對早期殖民文件的解讀)顯示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類似羅馬莊園)。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個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祗的廟宇,以及其他供維護人員居住的房子。據估算,在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也不超過750人,而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時就更少了。
印加王國選擇在此建立城市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和地質特點。據說馬丘比丘背後的山的輪廓代表著印加人仰望天空的臉,而山的最高峰「瓦納比丘」代表他的鼻子。印加人認為不該從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從周圍尋找分散的石塊來建造城市。一些石頭建築連灰泥都沒有使用,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來完成,修成的牆上石塊間的縫隙還不到1毫米寬。
191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用了整個4月刊來介紹馬丘比丘,這處遺址也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2003年有大約400,000人參觀馬丘比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大規模旅遊對遺址帶來的損害表示關注。秘魯當局堅稱這不是問題,遺址的偏僻會給旅遊業形成天然的限制[1]。不斷有建議要在遺址修建纜車,但至今一直未獲批准[2]。
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在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訪問馬丘比丘後寫下的長詩《馬丘比丘之巔》中贊道:
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間。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
位置
馬丘比丘城建在庫斯科西北130公里處的馬丘比丘山脊上,海拔2000多米。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學中心,也因此是秘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
在山頂上馬丘比丘的懸崖邊,人們可以欣賞到落差600米直到烏魯班巴河的的垂直峭壁。要消除高原反應,人們可以嚼古柯葉或muña——一種有香味的多項功效超過青黴素的草。
絕佳的地理位置使馬丘比丘成了理想的軍事要塞,它的位置也因此曾經是軍事機密。馬丘比丘精確的坐標是南緯13度9分23秒,西經72度32分34秒
馬丘比丘保護區
在1981年,馬丘比丘周圍32,592公頃土地被列為秘魯的「歷史保護區」。這個地區不僅包括遺跡本身,還包括附近的地貌和動植物群,尤其是當地生產的蘭花。
有理論指出馬丘比丘是一個印加「llacta」——即用來控制新征服地區經濟的據點。這裡也是整個印加帝國境內最美麗的一處「據點」,在遭受進攻時用來保護印加貴族。這裡是Zapa印加的「安息地」和「觀測站」。在被西班牙征服後,這裡成了Manco印加反抗軍的要塞。
三個部分
按照考古學家的劃分,馬丘比丘有三個組成部分: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和祭司和貴族區(居住區)。
在神聖區里獻給最偉大的太陽神Inti的「Intiwatana」、「太陽廟」和「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學價值的主要寶藏。在居住區中有一部分是專屬於貴族們的,這裡的房屋成排的建在一個緩坡上;Amantas(智者)們的住宅有紅色的牆,Ñustas(王子)們住宅則有著梯型的房間。在主城堡中還有一片區域是專門關押和懲戒犯人的監獄。石頭建造的紀念陵墓是宗教儀式和獻祭犧牲的場所,裡面的空間呈拱形,牆壁上還有雕刻。
按照考古學家的劃分,馬丘比丘有三個組成部分: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和祭司和貴族區(居住區)。
在神聖區里獻給最偉大的太陽神Inti的「Intiwatana」、「太陽廟」和「三窗之屋」是有重大考古學價值的主要寶藏。在居住區中有一部分是專屬於貴族們的,這裡的房屋成排的建在一個緩坡上;Amantas(智者)們的住宅有紅色的牆,Ñustas(王子)們住宅則有著梯型的房間。在主城堡中還有一片區域是專門關押和懲戒犯人的監獄。石頭建造的紀念陵墓是宗教儀式和獻祭犧牲的場所,裡面的空間呈拱形,牆壁上還有雕刻。
建築
馬丘比丘的全部建築都是印加傳統風格的:磨光的規則形狀的牆,以及美妙的接縫技巧,牆上石塊和石塊之間的縫隙連匕首都無法放進去,讓人簡直無法理解印加人是究竟如何把他們拼接在一起的。
讓人注意的是,雖然印加人了解圓形(太陽神Inti就是用它表現的),卻並不把它運用在建築中。建築用的龐大數量石塊究竟是如何搬運的至今是個迷。還有,雖然印加人不使用圓形,但卻利用了斜坡。據信他們讓成千上萬的工人推著石塊爬上斜坡。可惜的是印加人並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沒有留下任何描述文字。
整個遺跡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和居住區。這裡還建有超過100處階梯——每個通常由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岩鑿成。還有大量的水池,互相間由穿鑿石頭製成的溝渠和下水道聯繫,通往原先的灌溉系統。
至今還沒有人明白印加文明是如何能將重達20噸的巨石搬上馬丘比丘的山頂。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 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羅馬轉寫:Bhārata Gaṇarājya)位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陸,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印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印度宣稱藏南地區是印度領土,並實際控制該地區,即阿魯納恰爾邦;按印度官方的觀點,阿富汗也是它的一個鄰國,因為現在被巴基斯坦控制的、與阿富汗相連的克什米爾北部地區也被印度政府認為是印度的領土;另外,印度宣稱中國控制的阿克塞欽地區為其領土。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官方宣稱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為3,166,414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位。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人口11.03億(2005年),僅次於中國。印度民族和種族眾多,號稱「民族博物館」,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被定為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眾,但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來,印度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但是,近代印度陷於長期分裂和經濟落後狀態,被西方列強入侵,1856年,除少部分領土外,全境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獲得獨立,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印度實行議會民主制,按西方國家的觀點,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印度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依然相對較為落後,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尚落後於人口遠少於自己的韓國,不過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由於人口眾多,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印度經濟依然處於相當落後的水準。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宗教也眾多,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為「宗教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好像被排斥在社會之外。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的地位依然重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臥兒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
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其他的宗教團體包括了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其中,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在印度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但佛教的傳播對印度周邊的國家卻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擁有人口11.03億(2005年),僅次於中國。印度民族和種族眾多,號稱「民族博物館」,其中印度斯坦族占印度總人口的大約一半,是印度最大的民族。印度各個民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僅憲法承認的官方語言就有22種之多,其中印地語被定為國語,英語在印度非常流行,特別是在南印,地位甚至高於印地語。另外,印度也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所有宗教都能在印度找到信眾,但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伊斯蘭教在印度也有大量信徒,近年來,印度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印度是一個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發源地。但是,近代印度陷於長期分裂和經濟落後狀態,被西方列強入侵,1856年,除少部分領土外,全境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獲得獨立,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
印度實行議會民主制,按西方國家的觀點,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印度經濟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依然相對較為落後,按國民生產總值計算,印度是世界第12大經濟體,尚落後於人口遠少於自己的韓國,不過如果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印度是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由於人口眾多,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來計算,印度經濟依然處於相當落後的水準。
印度是一個宗教色彩非常濃厚的國家,宗教也眾多,幾乎能在印度找到世界上所有的宗教,被稱為「宗教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好像被排斥在社會之外。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在印度社會的地位依然重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臥兒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
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其他的宗教團體包括了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佛教和祆教。其中,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在印度的影響力已逐漸式微,但佛教的傳播對印度周邊的國家卻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渥太華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Ottawa)位於安大略省東南部與魁北克省交界處。首都地區(包括安大略省的渥太華市、魁北克省的赫爾市和其周圍城鎮)人口110多萬(2005年),面積4662平方公里。市內有渥太華河由西向東湍流而過,將整個城市南北分開。南部居民是英國移民後代,講英語;北部居民是法國移民後代,講法語。裏多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注入城北的渥太華河。渥太華為加拿大第四大城市,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水力資源豐富,以輕工業為主,有造紙、木材加工、食品、機械製造等工業。 渥太華處於低地,平均海拔約109米,周圍幾乎完全被加拿大地盾的岩石群所包圍。屬大陸性寒溫帶針葉林氣候。夏季空氣濕度較大,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由於北面沒有橫亙的山脈,來自北極的乾燥強冷氣流,可以毫無阻擋地橫掃渥太華大地,氣候乾燥寒冷,1月平均氣溫為-11度,是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之一,最低氣溫曾達零下39度。春天一來,整個城市佈滿了色彩艷麗的鬱金香,把這座都城裝扮得格外美麗,因此渥太華有“鬱金香城”的美譽。據氣象部門統計,渥太華每年約有8個月夜晚溫度在零度以下,故有人稱其為“嚴寒之都”。
17世紀初,法國探險家塞謬爾·戴·查普雷恩來到這裡。之後英法殖民者便紛至遝來,把這裡逐漸變成了木材集散地。他們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華”正式標注在地圖上。在印第安語中,“渥太華”是“貿易”的意思。1756-1763年間,英法殖民者之間爆發了“七年戰爭”。法國戰敗,1763年簽訂了《巴黎條約》,法國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讓給了英國。1800年,美國賴特開始在渥太華河北岸伐木,以後發展為赫爾城。1812-1814年英美戰爭期間,裏多河成為渥太華和金斯頓之間的水上安全通道。美軍戰敗,英國從此確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國皇家工程兵中校約翰·拜至此修建運河,加速了該地的發展,當時的工程指揮部所在地被稱為拜鎮。1850年成為鎮,1855年成為市,並以從休倫湖遷來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稱重新命名為渥太華。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不列顛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領,才正式定為加拿大的首都。
1900年一場毀滅性的大火,使渥太華受到嚴重的破壞。1937年,法裔建築師雅克·格勒貝承擔了改建渥太華市區的重任。根據雅克·格勒貝的方案,穿越市區的鐵路被移到了郊外,新的政府各部大樓也建在郊外,城市居民區、商業區、辦公區、文化區、科技教育區的規劃和建設全部採用現代英式、法式和美式建築風格,工業區置於下風地帶以使市區免受污染,城內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實現公園化、綠地化。市區道路呈棋盤狀。
渥太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市中心區位於上城和下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渥太華著名的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頂有個帶著53個鈴鐺的鐘琴,塔內有戰爭紀念碑。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後面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1915年大廈曾遭火焚,翌年開始重建,1927年竣工。在國會山南,沿著裏多運河是聯邦廣場,廣場上聳立著1939年5月建成的國內戰爭紀念碑。國會大廈對面是威靈頓大街,聯邦政府大廈等首腦機關座落在這條大街上。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講法語的居民集中的地方,這裡有很多重要建築物,市政廳、國家檔案館、加拿大造幣廠以及渥太華歷史博物館和法國羅馬天主教的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等建築;還有聯邦火車站及具有法國建築風格的鐵路旅館--勞利大樓。 渥太華是一座花園城市,每年有200萬左右遊客到此觀光遊覽。渥太華市中心區有裏多運河通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一片義大利哥特式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其後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國會山正南沿著裏多運河的聯邦廣場中央聳立著國內戰爭紀念碑。在國會大廈對面的威靈頓大街上雲集著聯邦政府大廈、司法大樓、最高法院、中央銀行等重要建築。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法語居民集中的地區,擁有市政廳、國家檔案館等著名建築。
加拿大總督府位於上城和下城之外,座落在國會山不遠的伊士斯特維尤鎮洛克立弗公園南面。總督府花園內有一片友誼林,來訪的各國國家元首都要在這裡植樹留念。
渥太華還是一個文化城市,市內的藝術中心有國家畫廊和各種博物館。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聖保羅大學是這個城市的最高學府。卡爾頓大學是一所單一的英語大學,渥太華大學和聖保羅大學都是通行兩種語言的大學。
渥太華還是一個花園城市,郊區到處是草坪、花圃,自春至秋,碧綠青蔥、姹紫嫣紅,美麗的景色每年吸引著眾多遊客。1826—1832年在英國威靈頓公爵倡議下,為軍事目的修建的裏多運河,現在成為著名遊樂中心。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夏季可在河上駕駛遊艇,冬季則是天然滑冰場。人們來到這裡欣賞她那四季迷人的風光。
渥太華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為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渥太華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煙草,其農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並在加強農業科研和成果推廣的基礎上實現了由“雨育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在城區和近郊,傳統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紙、建築材料等工業已不佔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生物研究與開發、醫療器械、辦公設備、宇航與衛星通訊設備、消防與環衛設備等行業。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科學文化中心,國家級、市級和大企業公司級的科研機構遍佈全市。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分別是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學會。這兩大研究機構集中了全國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學者,每年有大量的學術成果問世。渥太華市區北部是高技術集中發展的地區,被人們稱為“北矽谷”。幾百家大中小高技術公司雲集在這裡。
渥太華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冰上運動十分發達。渥太華市的冰上運動水準在全國堪稱一流,特別是冰球運動,享有盛名。加拿大素有“冰球之國”之稱,渥太華則是“冰球之城”,現代化的室內冰球場遍及全市。
17世紀初,法國探險家塞謬爾·戴·查普雷恩來到這裡。之後英法殖民者便紛至遝來,把這裡逐漸變成了木材集散地。他們沿用了印第安人的叫法,把“渥太華”正式標注在地圖上。在印第安語中,“渥太華”是“貿易”的意思。1756-1763年間,英法殖民者之間爆發了“七年戰爭”。法國戰敗,1763年簽訂了《巴黎條約》,法國把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讓給了英國。1800年,美國賴特開始在渥太華河北岸伐木,以後發展為赫爾城。1812-1814年英美戰爭期間,裏多河成為渥太華和金斯頓之間的水上安全通道。美軍戰敗,英國從此確立了在加拿大的地位。1826年,英國皇家工程兵中校約翰·拜至此修建運河,加速了該地的發展,當時的工程指揮部所在地被稱為拜鎮。1850年成為鎮,1855年成為市,並以從休倫湖遷來的印第安部落的名稱重新命名為渥太華。1867年英國議會通過《不列顛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領,才正式定為加拿大的首都。
1900年一場毀滅性的大火,使渥太華受到嚴重的破壞。1937年,法裔建築師雅克·格勒貝承擔了改建渥太華市區的重任。根據雅克·格勒貝的方案,穿越市區的鐵路被移到了郊外,新的政府各部大樓也建在郊外,城市居民區、商業區、辦公區、文化區、科技教育區的規劃和建設全部採用現代英式、法式和美式建築風格,工業區置於下風地帶以使市區免受污染,城內的所有街道和空地全部實現公園化、綠地化。市區道路呈棋盤狀。
渥太華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市中心區位於上城和下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渥太華著名的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頂有個帶著53個鈴鐺的鐘琴,塔內有戰爭紀念碑。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後面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1915年大廈曾遭火焚,翌年開始重建,1927年竣工。在國會山南,沿著裏多運河是聯邦廣場,廣場上聳立著1939年5月建成的國內戰爭紀念碑。國會大廈對面是威靈頓大街,聯邦政府大廈等首腦機關座落在這條大街上。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講法語的居民集中的地方,這裡有很多重要建築物,市政廳、國家檔案館、加拿大造幣廠以及渥太華歷史博物館和法國羅馬天主教的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等建築;還有聯邦火車站及具有法國建築風格的鐵路旅館--勞利大樓。 渥太華是一座花園城市,每年有200萬左右遊客到此觀光遊覽。渥太華市中心區有裏多運河通過。裏多運河以西為上城,這裡圍繞著國會山,集中了不少政府機關。坐落在渥太華河畔國會山麓的國會大廈是一片義大利哥特式建築群,中央有陳設著加拿大各省標誌的大廳和一個高88.7米的和平塔。塔的左右分別是眾議院和參議院,其後是規模宏大的國會圖書館。國會山正南沿著裏多運河的聯邦廣場中央聳立著國內戰爭紀念碑。在國會大廈對面的威靈頓大街上雲集著聯邦政府大廈、司法大樓、最高法院、中央銀行等重要建築。裏多運河以東為下城區,這裡是法語居民集中的地區,擁有市政廳、國家檔案館等著名建築。
加拿大總督府位於上城和下城之外,座落在國會山不遠的伊士斯特維尤鎮洛克立弗公園南面。總督府花園內有一片友誼林,來訪的各國國家元首都要在這裡植樹留念。
渥太華還是一個文化城市,市內的藝術中心有國家畫廊和各種博物館。渥太華大學、卡爾頓大學、聖保羅大學是這個城市的最高學府。卡爾頓大學是一所單一的英語大學,渥太華大學和聖保羅大學都是通行兩種語言的大學。
渥太華還是一個花園城市,郊區到處是草坪、花圃,自春至秋,碧綠青蔥、姹紫嫣紅,美麗的景色每年吸引著眾多遊客。1826—1832年在英國威靈頓公爵倡議下,為軍事目的修建的裏多運河,現在成為著名遊樂中心。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夏季可在河上駕駛遊艇,冬季則是天然滑冰場。人們來到這裡欣賞她那四季迷人的風光。
渥太華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為工業、農業、商業和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渥太華的主要農作物是小麥、大豆、玉米、甜菜、土豆和煙草,其農業全部實現了機械化、電氣化、水利化和化肥化,並在加強農業科研和成果推廣的基礎上實現了由“雨育農業”向“生態農業”的轉變。在城區和近郊,傳統的皮革加工、木材加工、造紙、建築材料等工業已不佔重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電子、生物研究與開發、醫療器械、辦公設備、宇航與衛星通訊設備、消防與環衛設備等行業。
渥太華是加拿大的科學文化中心,國家級、市級和大企業公司級的科研機構遍佈全市。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分別是加拿大國家自然科學研究院和加拿大北美學會。這兩大研究機構集中了全國最有影響的自然科學家和社會學者,每年有大量的學術成果問世。渥太華市區北部是高技術集中發展的地區,被人們稱為“北矽谷”。幾百家大中小高技術公司雲集在這裡。
渥太華氣候寒冷,冬季漫長,冰上運動十分發達。渥太華市的冰上運動水準在全國堪稱一流,特別是冰球運動,享有盛名。加拿大素有“冰球之國”之稱,渥太華則是“冰球之城”,現代化的室內冰球場遍及全市。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