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交易的主角-油加利樹
2.繼歐洲後 中國完成首筆碳交易
3.內行眼中的中國碳貿易
4.履行減排溫室氣體 中國成為發達國家重要合作夥伴
5.日本企業將向中國大量購買溫室氣體排放權
京都議定書的排放二氧化碳減量
不但可以改善環境汙染問題
還造成了另一股商機
碳的排放權買賣
不過 還是要真正的做到排放減量
而不是排放權轉移
才能有效改善環境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風力發電
1.墨西哥大力發展風力發電
2.澳洲將興建南半球最大風力發電廠
3.德澳合作 興建全澳最大風力發電場
4.內蒙古將打造成中國國家級風力發電基地
5.德州海岸風力發電場可能造成鳥類生存危機
再生能源與生質能源同樣是最近炒的熱的話題
因為同樣有低汙染的優點
許多國家都紛紛投入研發建造的行列
看似是個大好現象
但在建造這類設施時也有必要考慮位置關係
不然少了污染
也少了生物的話 就不好了
2.澳洲將興建南半球最大風力發電廠
3.德澳合作 興建全澳最大風力發電場
4.內蒙古將打造成中國國家級風力發電基地
5.德州海岸風力發電場可能造成鳥類生存危機
再生能源與生質能源同樣是最近炒的熱的話題
因為同樣有低汙染的優點
許多國家都紛紛投入研發建造的行列
看似是個大好現象
但在建造這類設施時也有必要考慮位置關係
不然少了污染
也少了生物的話 就不好了
生質能源
1.生質能源 原生甘藷翻紅
2.專家警告:生質能源 恐引發糧食短缺
3.綠色電能造福億萬農民
4.東南亞棕櫚油突顯生物燃料需重新評估
5.高市綠色公車 環保上路
生質能源是現在全球炒得沸沸揚揚的熱門話題
雖然價格稍貴但是可以減少環境汙染
應該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這時又有一些報告指出
生質能源可能會帶來的問題
尤其像一些國家看中生質能源的商機
居然濫砍濫伐
火燒雨林來種植生質作物
與生質作物的本意背道而馳
看來要真的發揮我們希望的生質能源功效
還要全人類都有環保共識才行
2.專家警告:生質能源 恐引發糧食短缺
3.綠色電能造福億萬農民
4.東南亞棕櫚油突顯生物燃料需重新評估
5.高市綠色公車 環保上路
生質能源是現在全球炒得沸沸揚揚的熱門話題
雖然價格稍貴但是可以減少環境汙染
應該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這時又有一些報告指出
生質能源可能會帶來的問題
尤其像一些國家看中生質能源的商機
居然濫砍濫伐
火燒雨林來種植生質作物
與生質作物的本意背道而馳
看來要真的發揮我們希望的生質能源功效
還要全人類都有環保共識才行
氣候異常
1.北美氣候異常 東北21℃ 櫻花提早開
2.氣候異常 西班牙遭逢三年大旱
3.美氣候反常 華府2007冬極熱極冷
4.氣候異常溫暖 俄羅斯熊遲遲無法進入冬眠
5.氣候異常破壞棲地 鯝魚棲地向高山上退縮
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全球暖化造成各種生物的異常行為
還有各種詭異的氣候現象
人們實在該好好檢討並且補救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2.氣候異常 西班牙遭逢三年大旱
3.美氣候反常 華府2007冬極熱極冷
4.氣候異常溫暖 俄羅斯熊遲遲無法進入冬眠
5.氣候異常破壞棲地 鯝魚棲地向高山上退縮
人類在地球上活動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全球暖化造成各種生物的異常行為
還有各種詭異的氣候現象
人們實在該好好檢討並且補救自己所犯下的錯誤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地震
1.日本地震 全球最大核電廠勒令停止運轉
2.南亞地震引發大海嘯
3.2005回顧:巴基斯坦史上最強地震 數萬人罹難
4.東海將設地震觀測站預報海嘯
5.研究顯示 南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南段可能發生超大地震
地震 一直被人類視為是難以防範的天災
而地震也確實的帶給人類許多巨大的災難
房屋倒塌 海嘯 等等都伴隨著地震而來
而之前的南亞地震的海嘯甚至波及至海岸線內3公里處
許多人都因為這事前毫無預警的海嘯喪命
有鑑於此 現在許多國家都設置了地震觀測站還有預報海嘯的系統
可以在30分鐘到2小時以內預知海嘯的到來並撤離民眾
藉以減少傷亡
關於地震的預測 也能藉由觀察斷層壓力來做推測
以先做好準備減少財物損失及人員傷亡
2.南亞地震引發大海嘯
3.2005回顧:巴基斯坦史上最強地震 數萬人罹難
4.東海將設地震觀測站預報海嘯
5.研究顯示 南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南段可能發生超大地震
地震 一直被人類視為是難以防範的天災
而地震也確實的帶給人類許多巨大的災難
房屋倒塌 海嘯 等等都伴隨著地震而來
而之前的南亞地震的海嘯甚至波及至海岸線內3公里處
許多人都因為這事前毫無預警的海嘯喪命
有鑑於此 現在許多國家都設置了地震觀測站還有預報海嘯的系統
可以在30分鐘到2小時以內預知海嘯的到來並撤離民眾
藉以減少傷亡
關於地震的預測 也能藉由觀察斷層壓力來做推測
以先做好準備減少財物損失及人員傷亡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澳洲-墨爾本
檢視較大的地圖墨爾本(Melbourne)是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和最大城市,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亦是世界上最知名和最大的城市之一。墨爾本市(中央商業區)人口5萬2千117人,都市居民大多數居住在郊外,墨爾本大都會共363萬4200人(2006年8月7日資料)。墨爾本市曾連續被聯合國評選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十大城市之一,在2005年更是被評選為全世界最佳居住城市首位。本城的座右銘是「Vires acquirit eundo」,意思是「隨行聚力」。澳大利亞聯邦初立的1901年至1927年,墨城是澳大利亞的首都。1927年,聯邦首都才遷往坎培拉。墨爾本曾經成功的舉辦過1956年夏季奧運會和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
墨爾本最早於1835年被發現,並在十七世紀五十年代在淘金熱中快速發展,成為澳大利亞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但是這一地位在二十世紀初被雪梨取代。
氣候
墨爾本市屬於亞熱帶及溫帶交叉型氣候,冬季氣溫一般維持在零上3度-15度左右,夏季氣溫多處於20-35度之間.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有觀光客笑稱墨爾本一日有四季。2006年的耶誕節當日,墨爾本地區最著名的滑雪勝地布勒山突然下起雪來,而不到一星期前,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墨爾本剛度過墨城史上最炎熱的12月,攝氏溫度達45度。
歷史
墨爾本於1835年建城。1851年,英國設立維多利亞殖民區時,定墨爾本為殖民區的府城。
1901年,澳大利亞聯邦成立時,墨爾本已是全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殖民區議會的議場亦設在墨爾本,然而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雪梨人口已超越墨爾本,工商業的發展亦高於墨爾本,雙城皆力爭聯邦首都的地位,所以使定都的問題陷入僵局。為了平衡雙城之爭,最後澳洲人在1908年決議將首都設在相當於雙城之間的坎培拉,但是遲至1927年,澳大利亞的國會才真正從墨爾本遷往坎培拉,結束了澳大利亞這起長達25年的首都爭議。
墨城現任市長是華裔澳大利亞人蘇震西,祖籍中國廣東順德。2001年7月,蘇震西當選了府城墨爾本市首任民選市長,在此以前墨城的市長是由城市委員會所任命。2004年蘇震西成功連任墨爾本市市長,2006年12月獲選為全球最佳市長(World Mayor 2006)。
建築風格
墨爾本市擁有眾多的維多利亞 (Victoria) 式建築,數目僅次於英國倫敦。新舊大廈在市內交相輝映,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此外,來貢街(Lygon Street)附近的義大利式小樓,墨爾本大學的鐘樓、方場 (Quadrangle),維多利亞藝術中心(The Arts Centre) 的芭蕾舞裙式尖頂,墨爾本觀景台(Rialto Towers) 碧藍的塔身,世界最高住宅樓--尤里卡大廈(Eureka Tower)閃耀金色的房頂,維多利亞州立美術館(NGV)寬闊的水幕牆,無不給每一位市民和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體育
墨爾本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體育城市之一,在墨爾本市成功的舉辦了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包括ATP四大滿貫之一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和國際汽車聯合會的F1(一級方程式)比賽第一站每年都在墨爾本市舉行。墨爾本市也是澳式橄欖球的發源地,每年澳式橄欖球決賽在9月中旬在墨爾本板球場舉行。每年11月有春季賽馬節,墨爾本杯是全球四大賽馬賽事之一,被稱為可以停止澳大利亞整個國家運轉的一項賽事。墨爾本市還有許多職業的橄欖球俱樂部,板球俱樂部以及足球俱樂部。主要的足球俱樂部以澳大利亞足球甲級聯賽的墨爾本勝仗隊為名。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約旦
歷史
在今天約旦的國土上,人類在數千年前就已經建立了古老的文明。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先後被亞述、巴比倫、波斯和馬其頓統治。7世紀屬阿拉伯帝國版圖。16世紀歸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約旦由英國代國際聯盟管理。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邊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稱外約旦。英國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半自主的蘇旦國,立漢志國王海珊次子阿卜杜拉一世為外約旦酋長國酋長。1946年5月25日約旦獲得獨立,阿卜杜拉登基為王(埃米爾),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50年4月,約旦河西岸和東岸合併稱為約旦哈希姆王國。
約旦支持巴勒斯坦人反對建立以色列。它參加阿拉伯國家聯合對以色列的戰爭,在阿拉伯國家戰敗後,約旦獲得了對西岸的控制。1967年約旦又與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一起對以作戰。以色列佔領了西岸以及整個耶路撒冷。在兩次戰爭後都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逃到約旦。這使巴勒斯坦人在約旦的勢力大為增加。這個勢力的增加使約旦的王室非常不安。1970年,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多次劫機後,約旦開始對他們開火。這場戰鬥影響到整個阿拉伯社會。敘利亞在約旦的北部邊境上集中坦克部隊以對約旦施加壓力。1970年9月22日在在開羅的阿拉伯國家外交部長會議的調停下雙方熄火。但此後還一直有小的戰鬥發生。一直到1971年7月約旦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逐出其國境。
在1973年的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中約以邊境上沒有戰火。但約旦派出一個旅的兵力進入敘利亞抵抗那裡的以色列軍隊。約旦沒有參加1991年的海灣戰爭。
政治
約旦獨立後的大多數時間里其首領是海珊國王。約旦地處一個政治上非常不穩定的地方,許多政治力量在這裡逐鹿:美國、蘇聯、英國、以色列、各個阿拉伯國家以及約旦本國內的一個數量非常巨大的巴勒斯坦移民。在這些政治力量和興趣中胡珊試圖尋找一條可行的路,他的政策保障了約旦的主權和統一。雖然中東在這些時間里經歷了多次戰爭和動蕩,約旦基本上能夠保持社會穩定。海珊本人是多次刺殺的對象。1989年他恢復了約旦的國會選舉,1994年他簽署了與以色列的和平條約。
地理
經濟
訂閱:
文章 (Atom)